致未来的自己:
你好呀,现在是2019年4月的娄依伦向你汇报这个月的故事。
这个月学校安排了艺术家工作室拜访,艺博会巴塞尔主席授课。课余时间我参加了米兰设计周,见了两位学姐(art 一位,media一位),看了一场音乐剧,参与了一次小镇古董服饰珠宝集会,微信电话了国内美术馆馆长。复活节放假期间我去了维也纳、布达佩斯和华沙。同时,我暂停了周日的日语练习和心理咨询。本月的活动也很丰富,每天留给自己时间不多,所以在第三周的时候略感疲倦,咸鱼了3天左右。
这个月我学到了什么呢?
- 切割情感连结,保护自己
这个月做的最为大胆和决绝的事情就是一鼓作气删掉了我爸爸的微信,只用群聊互相联系。如果我的爸爸要和我通话,必须我的妈妈在场才行。我曾经尝试过很多次和我爸爸表达他的表达方式我无法接受,但是一直没有什么效果。还因为他随意地联系我,向我宣泄负能量而感到非常困扰。有我的妈妈在场的时候,我感到受到更多的保护和支持,而不是一方面地接受指责。
所幸的是,我爸爸的年纪让他对于被删微信这件事情并不感到受伤,微信对他来说只是联络功能,朋友圈是否可见,微信是否是好友都没有特殊的意义。所以我和父亲的冲突暂时解决了。
删掉父亲微信这件事情也象征着我能把自己的感情和他的表达分割开来。我不会立刻开始自责,而是隔着一定距离思考自己是否要接受他的意见。新增的小小停顿空间让我能缓口气。
- 每日固定时间固定项目
我期待自己能够每天一个小时阅读,一个小时意大利语,一个小时韩语,半小时日语,半小时锻炼身体,但是每次都不了了之。因为生活的其他事情会挤进来,我也有意去拖延待办清单。我其实不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我相信滴水穿石和日拱一卒,所以每天都被生活追着跑让我觉得自己失去了掌控感。
看了一本自我管理类文章之后,我发现应当先处理优先项,然后再处理次优先的。这件事情讲起来很轻松,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并不容易。例如之前我虽然早起了,但是我会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做,包括读书和看外语视频。最后留下来的任务都非常好精力,然后我就不断拖延,到最后无法完成。这说明我给自己的单项任务难度过大,所以会让我没有兴趣去做。
此外,即使我给自己安排了3个小时的额外工作,但是实际耗时一定会大于3小时,因为人的注意力会涣散,人脑会感到疲倦。因此,最后3个小时任务变成了4小时。因此,不要把事情集中做,而是分散开来,这样就不用特意安排休息时间。
- 表达自己即是生活
人需要工作,需要证明才能感到自己的意义感。人在创造的时候,最有可能产生心流。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分工方式会导致人的异化的原因,因为人作为螺丝钉存在,而不是像人一样,能够自我创造、生产。
为了获得更高的幸福感和躺着赚钱的资本,人需要剥离自己作为公司工具的功能,而成为内容生产者,拥有自己的作品。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俩步要走。第一步是不断吸收,产生自己的想法和内核。第二步是学会如何表达想法,能够用多种表达方式。
我不想严格地区分工作与生活,而是期待达到无为的状态。不觉得自己被逼迫着工作, 而是生活本身就在产出。
2019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