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帖于2019年10月09日发布于
https://mp.weixin.qq.com/s/21D2t2tYAu0PbWmoo7XrqA
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名为Cuseum的公司,能为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提供定制化的IT解决方案。该公司研发的为支持文化设施与观众互动的产品已经在海内外100多个文化设施中应用。Cuseum提供怎样的服务?互动又代表着什么?让Cuseum的创始人布雷登・齐尔克(Brendan Ciecko)为我们揭开这些谜题。

对于文化设施来说,如何导入手机应用是重大的课题 Courtesy of Cuseum
文化设施所注重的交互
“Cuseum活用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推动美术馆、博物馆、文化景点和NPO等与来馆者、会员、赞助者之间的交互。”Cuseum创始人布雷登・齐尔克这么说道。公司从设立到现在不到5年,Cuseum所提供的软件和平台就被国内外100多家文化设施所采用,其中包括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白宫历史协会、波士顿当代艺术馆、西雅图美术馆等迎接八方来客的机构。
互动(engagement)这个词中还蕴含着“情意”“羁绊”“深刻的关系”等含义,而文化设施最为重视的“来访者互动”在齐尔克看来是指:来访者感受到的与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参观机构而能获得的价值。美术馆一般都提供的语音导览、展览讲解、讲座、特别活动、会员专属预展等都是来访者互动的一环。对于大多数文化设施来说,通过这些服务和活动来壮大粉丝群体的行动是与它们存在意义之间关联的重要课题。
Cuseum所推动的移动端互动
现代人大多数都会随身携带手机,且每日使用时间在4小时以上,因此移动端上的访客互动对于文化设施来说是很重大的课题。
“与那些知名品牌一样,文化设施为了能吸引眼球、推销自己的魅力、增加附加价值也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在不断精炼战略的过程中,是避不开活用移动端这一项的。” 使用社交媒体的手段已经被大多数的文化设施所采用。从访客互动的角度来看,许多设施都对手机应用的效果抱有期待。
文化设施想在移动应用上搭载的内容与原有的馆内地图、语音导览、作品解说、展览讲解等是共通的。如果用移动应用的话,就能够减轻印刷品和导览器的管理压力,也能更容易地同步最新的信息。来馆者使用自己的手机就能更便利地获取信息。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美术馆等想要做应用软件开发并不容易。首先就必须招募软件开发师、设计师、程序员、项目管理经理等,其次想要不多不少地实现美术馆的要求的话,还需要精通IT和艺术两个领域的人才加入。
Cuseum预估如果不外包开发手机应用的话,单单是人工费就会达到40万到70万美元(约为285万到500万人民币)。此外,应用软件发布后还需要考虑到日后的维护问题。如果怕麻烦,把以上的工作全部外包的话,也不能保证压缩费用。踏足手机应用领域的文化设施们大多面临寻找人才、费用、时间方面的压力。

Cuseum的平台上,美术馆管理者只需要决定最后的展示方式 Courtesy of Cuseum
Cuseum所提供的就是针对应用开发和维护的全套解决方案。在Cuseum的平台上有馆内地图、语音导览、作品解说等基本组件。只要上传基本资料,然后决定排版,随后该平台就能自动生成一个应用。
此外,还有展览讲解用的组件,能将个性化定制后的展览讲解资料通过应用软件分享到各个成员。之前一直由策展人或者专门的志愿者带领的展览讲解会事先确定时间,来访者必须配合美术馆设定的时间。而如果是应用软件提供的讲解的话,来访者能自由决定开始时间。 “美术馆能提供的最完美的导览是24小时365天中能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进行导览。通过我们的平台就能把这个想象变成事实,能为访客提供更深度的参观体验。”
电子化会员管理的普及
从会员互动的角度出发,会员项目的运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实际的运营很多都是照章办事的流程。入会、更新手续、卡片印刷和邮寄等事务都是断断续续地推进。面对“会员卡什么时候寄到?”“我把卡弄丢了该怎么办?”等问询需要回答,对于很多机构的负责员工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Cuseum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电子化会员管理服务。通过导入这个功能,可以在线支付会员费,支付后立刻用手机下载电子会员证即可使用。这整个期间,美术馆一侧不需要任何操作。此外,电子会员证会一直储存在手机中,减少忘带会员卡的情况,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很方便。
位于纳什维尔的奇克伍德庄园(Cheekwood Estate and Gardens)有1万4000名会员注册,管理人员每日被会员相关的事物缠身,还有会员抱怨“会员卡的发行很慢”。在导入Cuseum后,庄园在会员事务上每年节省了5万美金(大约35.6万人民币)的费用。此外,废除了塑料卡片的使用这一点也和该机构的使命“自然保护”相通,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会员项目。
“电子化会员管理”可以减少机械作业,能增加员工专注于原本的工作上的时间是其最大优点。此外,电子会员也比实体卡会员的续订率更高。
Cuseum的创立

布雷登・齐尔克 Courtesy of Cuseum
Cuseum的创始人齐尔克的人生经历非常有趣。以个人爱好为契机,在10多岁开始就开始做音乐人的网站设计相关的工作,通过一个个成功的项目在音乐界打响了名声。不久后便接到大型唱片公司的工作,负责了范・莫里森(Van Morrison)、蓝尼・克罗维兹(Lenny Kravitz)、凯蒂・佩里(Katy Perry)、新街边男孩(New Kids On The Block)等知名音乐人的音乐网站。值得一提的是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的网站设计,接到这个工作的时候齐尔克只有19岁左右。齐尔克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被当时以高要求而闻名的贾格尔一次通过。
齐尔克并不仅仅在视觉上巧妙地体现了音乐人的个性,还增加了网站的社交功能,让音乐人能够和粉丝进行交流。这种互动性高的设计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年轻的齐尔克通过经历的一个个项目得到了很多去思考互动这一概念的机会。
之后,齐尔克不仅仅活跃在音乐界,还得到了来自科技界以及借由科技实现互动功能的机会。“我和好几个文化机构合作的时候,发现他们使用的科技产品很不方便、很落伍。访问、互动、来馆者体验和满意度对于机构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但是却使用那么低效落后的系统,阻碍了这几个目标的实现。”
对于艺术和文化有着深入思考的齐尔克来说,他难以忍受这样的现状。“通过提供能够凭直觉立刻上手的工具来解决文化机构存在的问题就是我创立Cuseum的目的。”
AR、AI的活用
Cuseum所涉及的服务还利用了AR(增强现实)和AI技术。AR方面,在2017年Cuseum与佩雷斯美术馆(Pérez Art Museum)共同举办了世界上首次AR展览。将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的失窃艺术品通过AR再次重现,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AI方面则活用了画面识别和导航功能,还有通过机器学习来实现全新的作品观赏环境。在近期展开的新项目中也活用了AI技术,预计在未来能提供使文化设施能够深刻地理解来馆者、会员和捐赠人的服务。
齐尔克说:“在数字时代,不能只是随波逐流,而是要抓住变化的核心,不但要成功领导美术馆等机构们的运营,还要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真正地帮助他们,这就是Cuseum最初设立的目标。Cuseum现在正走在成为向文化机构提供技术的供应商的路上。没有比这个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翻译=娄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