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咨询做久了,你会发现自己会反复提到一件事情。在你一次又一次地讲述最近困扰你的事情时,你会发现有一些情况会经常地出现。对我来说就是过于强迫自己执行待办事项,满足他人的需求,即便自己今天的情绪上很累了,但是依然会选择强迫自己工作。
我每次觉得自己不对劲的时候,常常都是发现自己的食欲开始旺盛起来,对于碳水化合物会非常渴求。如果我对现状满意,心情平稳的话,我就不会那么渴望碳水化合物或者甜食。但是,即便我预感到了自己有一些想吃碳水化合物,我的第一反应还是会去压制它,也就是继续不去照顾自己的情绪,而是不断地让理性的自己不断地工作。到最后,我的感性会彻底大爆发,用食欲的方式向我宣战。
当然和去年比,这种自我戕害的方式已经变好一些了。之前的我会疯狂点一些油炸高糖的外卖,但是现在土司、水果、蔬菜就可以了。
咨询师还指出了一点;“我的待办清单里都是一些要做的正事,会让我严肃、被压抑、不开心的正事,但是却不会给我自己安排让我觉得开心的事情。” 我这么回应她:“我觉得如果我做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后感到不开心了,我自然就会去看看视频来消遣,这种打发时间的事情不需要提前安排啊。”然后我意识到我自己的措辞有很大的漏洞,咨询师问的是为什么我为我的生活安排一些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但是我回答的却是那些打发我时间的事情。换句话说,我只觉得那些正事重要,让我开心的事情不重要,所以我才会只安排那些正事,认真地写在我的待办清单里。
然后那个瞬间我陷入思考,我好像没有事情是我很想做的,会让我开心的。更准确地说法是,我的开心和激动往往是和旅行这种大计划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找不到那些可以寄托和带给我开心的事情。非要找的话,应该是看展、看电影(非常偶尔)、试甜品店(这个交通让我很烦躁,所以经常不会纳入考虑),看诗集(但是看不久,因为看多了我就会失去感受)。这么分析来看,看展是最有效果的,但是并不是每一周都会有我想要看的展。因此,我的生活中的确缺乏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我更倾向于把每一天生活看作是积累的过程吧。因为我在积累,所以我得压抑自己的心情,我得去踏踏实实地工作。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瞬间,我觉得我被困住了。咨询师说:“我这种状态就象是浸在一个咖啡色池子里,即便她和我说世界上还存在着透明的池子,我也会毫无头绪。”
啊,是这样的。当我观察我周围的人时候,我会发现他们生活存在着环环相扣的循环,他们会一边抱怨,然后不自觉地让自己一直处在那个循环中。我的生活里也有这种环环相扣的反应模式存在,它的表现就是食欲吧,然后带给我body shaming的感觉。
刚开始觉得只是饮食习惯的问题,后来发现扯出来一大串我的行为模式和我的信念。还需要继续观察自己,继续尝试跳出这个我不喜欢的循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