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并不平静,也是我从学生身份变为社会人的转折年吧。4月的时候在线上举办了研究生毕业典礼,随后也收到了意大利寄来的毕业证书和装订好的论文。拿到毕业证书的时候,我已经工作了2-3个月了,不禁有些感慨起来。自己的学生身份告一段落,要开始真正进入社会了。
如果看每个月的月总结标题的话,会发现2021年整体的状态和心情呈U字型。1-2月的时候和前男友正式分手,我也轻装上阵地开始第一份正式工作。然而这份工作适应起来并不轻松,离职率和不完备的培训体系,我在自我摸索在一步步往前走。直到9月份的时候,上海市场部只留下我一个人还在职,我感到自己的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试用期6个月也即将结束,开始思考是不是要换一个工作。当时我周围的朋友都不约而同地鼓励我离开现在的公司,去寻找其他的工作:“如果做得不开心而且钱也少,为什么要继续留下来,你值得更好的工作。”我在那段时间也高频率地见心理咨询师,我的咨询师也倾向于让我离开这家公司。但是最后的最后,在和公司大老板聊了几次之后,我决定还是继续,但是争取到了一个月的假期来调整我的状态,同时约定我会在这家公司呆上一年。
迄今为止,我依然不知道自己做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下了一个决定本身就极大地改变了我的处境,因为我不再纠结于是否要换一份工作,而是如何在现在的职位上坚持下来。摇摆不定的状态最让我心力交瘁。
自欺欺人
第一份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和不熟悉的地方实在太多,这也导致我2021年1月定下来的年度目标分别在4月、9月都发生了更改。如果现在很冷静地去看的话,我1月版本的年度目标完成率是22%(2/9),4月版本的年度目标完成率是33%(3/9),9月版本的年度目标完成率是78%(7/9)。但是9月份的年度目标更像是待办清单,而没有数值化的目标,例如日语韩语保持低剂量的输入,工作节奏的把控。1月、4月版本的年度目标更像是年度愿望,而不切合我的实际情况,比如紧急储备金18万,体脂率21%。如果去看每一个版本的2021目标,我会承认每个目标都是我想要达成的,但是因为目标过多(9个)导致我每个目标都完成率不高。这算是想要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嫌疑吗。我本身是计划型人格,在完成计划上的行动力已经相比于平均要高,但是我给我自己制定的计划依然有很大的不足之处。
某种意义上,可以讲这种情形理解为自欺欺人,我在野心勃勃地定下这些目标的时候,我内心已经在打鼓和质疑自己是否能做到以上的目标,但是我选择忽略那些声音,反而继续下去。因为保留这些让我觉得非常棒的目标清单让我感觉很好,即便那份未得到聚焦的目标清单无法得到很好的完成,我也宁愿陷在我有一个完美的目标清单这一个幻觉中。若不是我强迫自己去衡量自己的行动和目标的完成度,那么我可以一直欺骗自己说我其实计划完成得不错。
在意他人眼光而导致的本末倒置
在翻看2020年的年度总结时,我看到了以下这段话:“人生存在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让自己感觉更好,更幸福,更快乐是我们的直接目的。而赚钱、背单词、锻炼都是间接目的。我们在忙碌中会忘记了自己的直接目的,甚至为了间接目的而去损害了直接目的。”反思当下的我依然存在着这个问题。我在思索2022年的目标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要设定什么样的目标在年末的时候可以让大家吓一跳,以及觉得我的做得真好呢?我想到了日语和韩语的考级、锻炼等等。然而,这些目标更多服务的是别人怎么看我,而不是服务于我真正需要的。如果真的从自己成长角度考虑,我需要第一解决的目标就是学会冥想。如果不能用有效的方法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管住自己的心猿,那么其他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例如我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做眼前的工作,而是被情绪和想象中的未来所吓倒。我不能有效地引导自己的坏情绪的发泄,而是通过暴饮暴食的方式去解决它。但是学会冥想这件事情可很难拿出来炫耀,因为它是对内很有用,但是对外不是什么可夸耀的、可传达的功绩。
再孵化一个达到人群中1%的稀缺能力
回顾起来,我会觉得自己在高中毕业后作出的最好决定就是:让自己学会坚持。那时候我处于茫然期,从未成年人变成了成年人,离开了一板一眼的义务教育体系,我开始彷徨我应该如何处理我接下来的人生,我要怎么做才不会错呢?那时候我阅读了大量的人生目标的书籍、如何成功的书籍和文章,它们的论点经常彼此矛盾。比如一本书说要追随你的本心,做你爱做的事情。另一本书说要考虑到社会的发展潮流,跟着大势走。一篇文章说要让兴趣成为工作,另一篇文章说把兴趣变成工作会毁掉兴趣。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路神仙的人生指导文字中,我不禁迷惑了起来。所以我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找共同点。哪一项事情是每个人都不会否认的成功的必备项?那就是坚持不懈。从18岁到现在的26岁的8年间,我努力地让自己学会了坚持。在日拱一卒的毅力和耐心上,我相信我可以做到人群中的1%。
现在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崭新而又绝妙的抉择时刻,在我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的时候,我认为我最需要培养的是什么能力呢?我要把这个能力也做到人群中1%的程度。这个能力我现在还想不到要怎么称呼它,分辨本心的能力?活在当下的能力?或者是《纳瓦尔宝典》中所说的立刻退休的能力?
“退休就是不用再为想象中的明天而牺牲今天。当今天完成了,本身就完成了,你就退休了”
在和咨询师的对话中,她会时常提醒我,不要一直让自己活在未来里。我的大脑最大的瘾就是忍不住要做计划,不断地去策划未来。我能不能让自己的眼光从未来落到现在呢?享受我真正生活的世界,而不是一直活在未来的幻想中。
在2019和2020年的时候我写下了相同的生活蓝图:我想要建立的生活就是感到舒适而愉快的生活,其中包含 1. 持续学习并享受多层次的愉悦 2.建立真诚、互信、充满爱意的亲密关系 3、如果有能力和机会,就改善他人生活一点点。以上生活构想依然生效,为了达到以上的生活构想,我认为我需要以下的工作形式:1. 一天只工作4小时 2. 成为数字游民,只要有一根网线我就可以工作 3.多渠道的收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