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现在是2023年1月的娄依伦向你汇报这个月的故事。
1月份的开头是元旦节,中间是春节。是一个假期繁多的一个月,但因为我没有安排出行,所以日子非常平凡地度过了。工作上,我借着品牌建设征询意见的名义,把公司负责各业务的头头陆陆续续都访谈了一下。我了解了一下评估行业的市场,审计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事务所的未来规划。进入一个公司,然后了解里面的关键决策者是谁,了解这个公司在行业中的位置。有一些事情可以在入职前完成,有一些只能在入职后感受。司法考试的准备上,我勤奋地看完了两遍刑法视频课和民法视频课。但是司法考试的学习量和练习量比我想象得要更加繁重。
个人学习成长上,进行了两次心理咨询。受到咨询师的启发,我想在新的一年对自己的观测与记录更加细致一些。所以每天会进行两次的个人能量评估(用颜色的方式表示),一次皮肤状态评估。同时,我也改变了我的目标管理方法,从之前以月度方式写下目标,变成了用过去式写了一封信,然后每天两次读出声来。我想用这种方式来训练自己不要忘记今年的最大目标。
形象上,这个月躺着、坐着的时间很久,健身房没有开门,我也没动力去健身房,所以体重往上升了一些。唯一的外出运动是去了一次印度舞私教课。根据我的手帐与手机日历纪录,在2月的上半月我有两次情绪低落,其中2/12-2/14比较严重。
社交上,因为是假期月,所以有好多的社交活动:春节去了外公家,参加了高中同学会和小学同学会,一次相亲局陪衬,见了密友和她的男友。
其他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我断断续续的努力下,我在不亲自到米兰的银行且登陆不了电子银行的情况下,成功拿回了我在意大利的存款。此外,今年我想要对自己的消费习惯进行规范,运用在书中偶然看到的21天礼物法。在21天实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后,可以奖励自己一个礼物,除此之外都不要随意购买。我把这个可有可无消费的金额门槛定在了300元。
这个月我学到了什么?
激励机制的设定如何影响人
遵循人性去设计系统,才可能长久。这句话我在很早之前就听过,但是现在的我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个例子是在我新冠肺炎刚痊愈的那阵子,身体还是觉得不舒服。那时候,我的同事说需要和我一起去地下的资料室去复核债权人金额和联络方式。我直接逃走了,拒绝做这个任务。然而因为我们事务所的上下级关系没有那么森严,所以我没有做也没什么后果。另一个例子是,我见证了两位同事的离职,其中一位的离职文件我非常不满意,我觉得他根本没有基础的职场素养。另一位的离职是我反复和他要求离职文件的内容需要做到多细。我现在想来,我本就不该对前一位同事的交接文件有过高的标准,首先他对自己的要求就不高,而且因为即将离职,他也没有动力去做好离职交接文件。后一位同事的负责任程度已经超越了平均水准,但我仍然吹毛求疵。以上两份工作都是没有明确奖励机制或者惩戒机制的任务,而纯靠个人责任心的工作。如果我处于一个不好的能量状态的话,我就很有可能会水水过。这是人性,我不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除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一家公司的绩效系统的设立也会强烈地影响人的行为。比如,目前的事务所是以利润为主要考核,而且每个业务团队分别结算,这就导致了没人愿意去开拓收入不确定的新业务,以及没有业务团队会愿意花时间与精力维护与有关部门的关系(单独增加了业务团队成本,但是正面效果全事务所共享)。这就会导致事务所的业务营收结构逐渐老化,吃老本。这种趋势不是通过思想教育和三令五申的倡议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不改变考核机制和奖励机制,人性自然会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动。
这种奖惩机制涵盖了方方面面,各种层次。在微观上,体现在个人生活上、个人职场生活中;在宏观上,体现在商业世界中,甚至于一个国家的分配机制的设定。
人类是短视的、怕麻烦的、自利的动物。试图通过短期的鸡血和猛药去违背人性,终究是无法长远。
观察日记与拯救日记
抑郁症就像是悬在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根据我看过的文献资料,抑郁症的复发概率非常高。根据我对自己的观察,我每个月都会心情低落一下。我曾经以为是生理期的激素影响,后来发现两者之间并没有规律的关系。我每次觉得自己心情一直沮丧的时候,我就会担忧是不是触发了抑郁症。但是迄今为止,只要我足够耐心,足够相信自己,我就会慢慢走出谷底,不需要药物的协助。
对自己的高要求和不懂得及时休息的特点,再加上我的做计划的习惯。这三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导致我很容易burn-out。我之前走出抑郁症更多的是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的疏导,并没有通过运动的方式。
通过药物和心理咨询的确帮助我走出来了,但我希望自己的能量基准线可以再提高一些。所以今年希望更加高频和规律地运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我现在对自己能量的自评就是一个预警系统,在房子完全塌掉之前,修补一下。希望运动可以让我的房子更加坚固一些吧,这算是一种自救?
2023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