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

有一些书,书名写得很好,但是内容不值一提。就曾有一本心理自助的书的书名一直留在我的脑袋里: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你会如何衡量自己的一生。也有人说,人该以终为始,想象自己葬礼的样子,会有谁来,人们又会在悼词里说些什么。

这种终极的深刻问题,总是会一下子把时间拉慢,让人停下来思考这个并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会如何衡量我的一生,我想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

  • 增加感到充盈与快乐的时间

一个终极的快乐的人是怎么样的呢?他将是无时无刻不感到快乐与幸福。所以,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就要从下一秒钟,下一分钟,下一个小时去问自己,是否感到快乐?

有人会说,吃的苦中苦,方的人上人。或者那些可以练习,默默努力的时光都必然需要隐忍和汗水。但是,我这里指的快乐,不是那种浅薄的快感,而是因拥有生命而感到喜悦的瞬间。这种感情可以在任何时候出现,甚至在牺牲短期利益以换取长期利益的时候,那种因为拥有生命而产生的快乐与感动依然可以出现。

  • 减少和自己的内耗

我觉得很多时候,与其说人在与竞争中失败,倒不如说人是在自我内耗中摧毁了自己的潜力,在盲目填补空虚时酿成了大错。焦虑和自我批评就是内耗的最大根源。因为焦虑,所以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机会,不断比较和计算现有的机会。怕自己得不到最好的,怕自己选错的恐惧情绪占据了内心,让自己生活的效率降低。

我觉得最佳的人生系统设计是,生活的每个版块都彼此促进,运行顺滑。这也意味着需要有固定的方向,而不是横冲直撞。我时常想象自己是一只乌龟,虽然每天不会爬很多路,也不觉得很有天分,但是我争取做到每一天都往前爬一点点,离自己的目标近一点点。

  • 大脑的复杂程度

我发现事情往往不是只有一种解释方式,如果改变视角、立场、考虑的时间范围,那么事情的曲直就一直在变化。我总是会浮想起小学那个盲人摸象的故事,长长的鼻子,粗壮的大腿,蒲扇式的耳朵,摇来摇去的尾巴,这些都是大象的一部分,都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大象的本身远比一个盲人摸到的要丰富和复杂地多。

因此,要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一件事情,一个人,就需要有足够多的可供调用的模型,足够多的视角让我去不断切换,而不是被一个狭窄的角度所框住。也许你说的是对的,但是你说的不是故事的全部。

增加大脑的复杂程度,然后向下兼容,才能做成更多的事情。

  • 影响与帮助更多的人

越是缺少什么,就越应当贡献出什么。give and take,但是要从give开始。只有当自己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给予外界一些能量时,才能撬动外界的资源向自己流来。然后再次回馈给世界,才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就像那个沙漠里的故事,一个渴了很久的旅行者找到了一个水龙头和一小瓶水,并附上一个小小的纸条:只有让水龙头吸完瓶中的水之后,水龙头才会源源不断地出水。安全感与信任感才会赶走匮乏感,最后得到充盈感。

除此之外,我还觉得一块钱或者一个知识的效用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越是初级阶段的人来说,一个小小的帮助就越是关键和重要。所以,让每一分钱/每一个努力都花在效用最大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