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爱中修行》芭芭拉·安吉丽思

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因为你需要爱,而在于你依靠他人在生活中创造爱。你必须靠自己来建立真实的亲密关系。需求和依赖是不同的。我需要爱情,我也非常需要伴侣,但我不会依赖他成就我的幸福。我的幸福只有我能创造。所以,我有责任满足我的所有需求。一旦拥有这样的认知,便会消除以下这样的恐惧:如果我说我需要某人,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力量而交给他人做主;如果他们没有满足我,我会受伤的。我的确需要人陪伴,但如果那个人没有满足我的基本需求,我有责任去找其他能做到的人。 需求和责任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你从某处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你有责任另寻出路。这样,你才会一直保持自我满足和自主自立。

keep the option open and be satisfied with your life.

你有没有被人说过“饥渴(needy)”,或是你有没有感觉身边人太过“饥渴”?其实你认为别人很饥渴的真正意思是,他们好像将自己的幸福都放在你的身上了。 真正的人格力量并不是来自于没有需求,而是来自于: ·拥有并承认自己的需求。 ·努力满足这些需求。

所以,困扰你的并不是别人的需求——你厌恶的是他们放弃了满足自己需求的责任。以上算是弄错需求和依赖的简单事例。

我的快乐不仰仗于别人如何对待我,如何反应。解放自己也解放他人。我们不是救世主,也不是受害者,发现内在的力量。

苏两种反应的对比可以概括为两个词:意见不合(Disagreement)和不满(Disapproval)。意见不合多存在于精神或理性层面。也许你跟伴侣在领带上的选择意见不同。或者他下班后太累不想出门,你表示意见不同。 而不满则是情感层面上的。当你开始在情感上对伴侣逐渐冷却时,意见不合便会转化成不满。不满就意味着:“你之前做过一些我并不赞同的事情,所以我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爱你了。从现在开始我有了抗拒的情绪。”你先是不赞同伴侣对领带的选择,然后不满他做出那样的选择,你不再爱他了。

正是由于你对他人的不满,才导致简单的意见不合演变成严重的事态。 雷选了一条领带来搭配他的运动夹克。他正在打领带时,苏走了进来。苏认为雷的领带颜色跟夹克不搭。 理论上来说,苏不会因为领带颜色而不爱雷,他们只是很单纯的意见不合而已。但如果两人之间存在积蓄已久的紧张情绪,那么在这个时候,苏不仅对他的领带选择表示不赞同,而且会发现自己对雷的爱意也在减少。她开始不满,开始关闭心扉,开始感到心灰意冷,开始筑起心墙。

意见不合不会导致分离,但是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却会。

请谨记:吵架的原因只有以下两者之一: (1)你没有得到所需的爱和欣赏,所以出现了情感隔阂。 (2)以前被压抑着的情绪出现,并将事情无限放大。 有些人会极力避免冲突,以为这样就能保护正常的生活。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你的人生活力和成长就来自于成功解决各种冲突,并利用这一跳板不断自我发现。

冲突不是魔鬼,而是契机。展现彼此的边界,并且用于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在冲突之后,关系将变得更有反脆弱性。

当初理查德和琳恩刚陷入爱河时,他们的确有机会共度美满人生,让爱天长地久。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都没有向彼此袒露完整真实的感受(Complete Truth)。 坦诚和袒露完整真实的感受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以为自己最坦诚的时候,其实只表达出了部分的想法或感受。我们将别人可能无法接受的部分排除在外,或是忽略掉连自己都不想面对的那一部分。这并不算真正的撒谎。我们只是将一部分容易承认的事实说了出来而已。 如果想让爱情持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沟通时袒露完整真实的感受。

没有说出完整的感受,只袒露了一部分的感受也会让对方理解遇到障碍。

敢于说出自己的完整感受,既需要自己的勇敢与自信,也需要伴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袒露内心的氛围。

如果你因某事感到不开心,通常呈现出的主要有情绪有愤怒、伤心、害怕或是自责。但正如地球表面一样,我们的情绪也是一层层累积的。最核心的是人类情感的本质所在:爱以及对联系和亲密的需求。 生气、责备和怨恨是你吓跑攻击者、保护自己的第一道防线。在它下面是更为脆弱的情感——受伤、伤心和失望。而在受伤之下是更为脆弱的情感:恐惧和不安。再经过一层自责、懊悔和责任感(即爱情失败的痛苦情感),则会到达核心层:爱。爱就隐藏在这些愤怒、受伤、恐惧和自责之下。而其他情感则是当我们感受爱或被爱的能力被干扰时的反应而已。

如果你理解了情感地图,就明白为何在爱情中会出现沟通问题了。 大多数沟通问题都源自只坦白了一部分,而未坦诚交流完整真实的情感。

不开心并试图将自己的感受讲给伴侣听时,你大概会将重点放在那些最显而易见的“最外层”的情绪——生气或受伤感。你的伴侣也是一样。你们彼此之间传递的信息都显得爱意欠奉,所以也很难让人听进去。

情绪之下还有情绪,故事之后还有故事。不单单理解眼前的情节,还要追溯过往的故事,才能了解来龙去脉,然后作出妥当的判断。

有一种情绪很多男人都获得了允许可以表达出来——愤怒:如果有人打你,那就打回去,别坐在那里哭哭啼啼。 女人要知道的一个关于男人的秘密:当男人出现了强烈的情绪反应,他们只会以一种方式来表达出这种紧张情绪,这种方式也是他们被教导唯一可以的表达方式——愤怒和责备。 如果一个男人认为表达脆弱情感是不安全的,他很可能会一直处于愤怒的情绪中直到完全关闭心扉,拒人于千里之外。记住,当你感到很受伤——感到爱正离你远去时——承认这种脆弱的情感是相当不容易的。通常你会假装自己不在乎,即便真相是你其实很受伤。 保持愤怒是我们抗拒受伤的方式之一。(当然女人也是如此,只不过女人对于展露脆弱情感没有那么多消极反应。)

man box

最重要的是,你很清楚如果没有表达出完整真实的感受,会发生什么:你会失去内心的平和;你会有一种不平衡感;你的自尊心也会下滑。你与自己的人格完整性也产生了脱节。只有一个方法能让人格完整——练习表达出完整真实的感受,首先对自己诚实,然后对他人诚实。这种方法,会对你所有的情感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你会很喜欢这种感觉的。

真诚与坦诚

如果你压抑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心理上的紧张。有些东西试图发泄出来,你却强行将其压住。而你的思想和身体是密切相关的,这种心理紧张就会反映到你的身体上。继续无视这种情绪紧张,身体就会“帮”你释放出这些紧张情绪。

你也可能会对某些东西上瘾,从而让身体或是情绪上的痛苦变得麻木。在美国,有几百万人用药物、酒精、烟草和暴食来虐待自己的身体。这些习惯都会暂时使你忘记痛苦或不快。 在周末讲座上,我甚至不会讨论关于成瘾的问题,但通过学习我教授的技巧——学会表达情绪而不是压抑它,很多人发现自己对成瘾物质的需求消失不见了。如果你是成瘾者,本书可以帮你迈出相当重要的第一步,你会明白为什么会成瘾以及这些嗜好是如何压抑自己情感的。

同意这一观点,我释放情绪就是使用身体这一渠道。这种发泄方式给我带来了副作用。让我感到压力的情绪,有时候我辨识出他们是什么,有时候我处于无意识状态。

但是,随时随地袒露真实感受并不科学。或许在一方受到的情绪压抑,可以通过向另一方诉说而得到缓解?

当你明白爱情中的隐秘关系时,你就会发现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了。一旦你了解这个隐秘关系的具体原理,就能看得出爱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及为什么有时情况会变得不可收拾。这个隐秘的关系叫作“跷跷板效应”(Seesaw Effect)。

用类比的方式解释一下这个跷跷板效应。 想象一下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比如两个水箱。这两个水箱就代表爱情中的双方。我们给这对情侣起名叫约翰和玛丽吧。这两个水箱之间有一根水管相连。这根水管就像是夫妻之间对彼此的敏感度。我们就将其叫作“关系”。当你结婚或同居时,当你成为家庭成员时,当你与某人关系亲近时,最重要的是,当你与某人有了性关系时,便会建立关系。 你与某人的关系越紧密,你们共享和经历的情感就会越多。你有没有发现伴侣因某事而不开心,甚至连他自己都会否认?孩子是否曾经在你发现之前就感知到了你的某种情绪?正是你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使得你能够“知道”别人的情绪。 现在有两个“水箱”和一根连接管。水箱里是什么?里面装着的是约翰和玛丽的各种情绪。而水管“连接”了两人的情绪,从而使得两人能够互相感知到对方的感受。

跷跷板效应的原理

让我们来看一下约翰和玛丽的“情绪”水箱之间发生的各种情况:

(1)某一天,约翰对玛丽说了一些话,使得玛丽很生气。(把怒气想象成在玛丽水箱中不断沸腾起来的液体)。

(2)玛丽的自我调节告诉她:“不要生气,约翰不喜欢这样。”

(3)就这样,玛丽甚至都没有发现,自己开始压抑怒气,将其强行按下。(想象一下玛丽将那些愤怒的液体压回水箱内。)

(4)当玛丽将怒气压下去后,这些怒气便通过连接管进入约翰的情绪水箱之中。(想象一下约翰的情绪水箱开始怒气沸腾。)

(5)突然,约翰开始生玛丽的气,并变得暴躁易怒。约翰不知不觉中地感受到玛丽的怒气,当玛丽压抑愤怒时,他自己的愤怒情绪也产生了。

(6)玛丽越是坚持什么事都没有,约翰越是感觉到愤怒。

(7)约翰越是不开心,玛丽就越努力使其冷静。她试图压抑约翰的愤怒,就像压抑了自己的愤怒一样。

玛丽和约翰的对话大概如下所示:

约翰:玛丽,我没办法按之前计划的那样跟你共度加长周末了。我们都被困在办公室了。

玛丽:(压抑住自己的怒气)哦,没关系,那我直接取消休假就好了。

约翰:(被惹恼了,因为玛丽的语气很像受害者)你也没必要说得那么凄惨吧。

玛丽:我没关系的呀。你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不开心好不好。

约翰:你别用那种眼神看我,就好像我毁掉了你的生活一样,我最讨厌你这么抑郁了。

玛丽:亲爱的,冷静。

约翰:(喊起来)你什么意思,冷静?

玛丽:约翰,你不用喊这么大声,我能听得到你的。

约翰:(越来越生气)跟你真是没办法交流了,你就只会坐在那里扮可怜,这样能有……

玛丽:亲爱的,其实我们真的没必要吵成这样的。讲点理好不好。

约翰:(大发雷霆)我想怎么吼就怎么吼!你知道吗,你快把我逼疯了!

约翰:(大发雷霆)我想怎么吼就怎么吼!你知道吗,你快把我逼疯了! 玛丽越压抑怒气,约翰越愤怒,直到彻底大爆发。玛丽会想:“我真是搞不懂为什么约翰老是发脾气,对我大吼大叫……我想也许男人就是天生控制不住脾气吧。”

跷跷板效应的秘密

伴侣压抑的情绪,都会从你这里发泄出来。当然反之亦然,你压抑的情绪也会从你伴侣那里表达出来。 如果你否认自己的愤怒,伴侣则会生你的气。

迈克尔和妻子琼来到我的讲座,讲述了下面这件事:

“我从来都没发过脾气,”迈克尔解释道,“但自从我和琼在一起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每当我们俩交谈时,我都会对她恶声恶气,声音也会提高。实际上,她越是温柔,我就越生气。” “我觉得自己好像在跟一个怪物生活在一起,”琼补充道,“我心想:‘我凭什么要承受这种事?’”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迈克尔继续道,“我工作时很开心,也很享受,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见到琼。当我走进屋,开始跟她说话,就感觉自己越来越生她的气。于是我就离开房间。十分钟后,再回来时感觉好极了——然后,直到我又看到她,又开始生气。我开始觉得这大概跟她的情绪有关系。”

“当迈克尔问我是否对什么事感到生气时,我否认了,”琼说道,“从小到大,我被灌输的观念就是不要发火,甚至不要产生愤怒的情绪。最终,在他的鼓励下,我确实想起了之前有一件事让我有点困扰。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就好像得到了可以生气的许可一样。我满怀怒气,愤怒的话语滔滔不绝,多到超乎我的想象。” “我感觉好像卸下了一副重担,”迈克尔说道,“当琼表达出她的怒气后,我就不用老是帮她发泄了。”

在上个事例中,你有没有注意到琼越是试图安抚迈克尔,迈克尔就越愤怒?琼所做的是想让迈克尔压抑住自己的愤怒,就像她自己那样。就连说“冷静一下”时所带的手势也是一种压抑情绪的动作。 越是压抑自己的愤怒,就越是要忍受伴侣的怒气,伴侣就会愈发愤怒。所以跷跷板效应的第二点就是:如果压抑自己的情绪,就得忍受伴侣的情绪。

为什么女性容易“情绪化”

女人: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当你跟某个男人在一起时,会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且异常敏感?恋爱中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十分失控,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一样?

男人: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原本坚强理智的女人,一到你身边就变得“歇斯底里”?你有没有感觉自己越是通情达理,你的女人就越来越不讲理? 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跷跷板效应”。

贝丝曾就她与丈夫的关系前来找我咨询。贝丝是一位非常迷人、沉着自若的女性,三十多岁,丈夫是知名精神科医师。她告诉我,她来找我是为了确定自己是不是得了躁狂抑郁症。贝丝开始讲述她与丈夫的故事。“我丈夫挺完美的,”她说道,“他是一位优秀的精神科医师。他从不生气。无论发生什么问题,他都不动声色,而且面对客户时也游刃有余,从不会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乱了阵脚。我真希望自己更像他一点。而这正是我的问题所在。”她承认:“我一直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我经常会情绪失控,而大卫却始终会冷静地坐在那里,稳如泰山。”

“就好比上周,”贝丝继续道,“我们参加了一个派对,当时我很伤心,开始哭泣。我的姨妈两周前去世了,我和姨妈的感情相当好,当时我坐在角落里,大卫走过来跟我说:‘亲爱的,我觉得你有点情绪失控,有点歇斯底里了。其实没什么好哭的——逝者已逝。你这样让大家很尴尬。如果你还不冷静下来的话,我就用药物帮你冷静了。’这番话让我哭得更厉害了。”贝丝解释道。我都听呆了,柔声问道:“那大卫是怎么想的?” “他跟我说,我可能是患上了躁狂抑郁症。”贝丝回答道。

这位可怜女士的故事,让我非常愤怒。这正是跷跷板效应的一个完美案例。大卫对情绪的极大压抑,使得他的妻子将这些压抑的情绪全都呈现了出来。他越是冷静,她就越歇斯底里。她越是将情绪(如焦虑、恐惧、不安全感和愤怒)表露出来,他就越抵触,甚至想借助镇静药“让她冷静”。他无法面对表达出情绪的她,因为那些情绪都是他拼命埋藏在心中的。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比较有意思的一面,就是当贝丝坐在我面前讲述她的感情故事时,她一直在努力保持冷静,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她努力表现得跟大卫一样。而当她压抑着对丈夫的愤怒时,我却对她丈夫产生了冲天的怒气,我在为她进行情绪表达!

很遗憾,与女性学员的交流,我经常看到这种模式:丈夫不断抑制自己,情感疏远,从不在妻子面前流露出脆弱或不可靠的一面;而由于跷跷板效应,妻子会变得过度情绪化,甚至质疑自己是否太过敏感。

作为女治疗师,我无比同情这个国家的上百万女性,她们因为出现各种“不可接受”的情绪,选择服用安定或其他镇静药。你应该利用本书中的各种技巧,就自己的所有情绪进行沟通交流。如果你觉得自己“要疯了”,那就去寻求女性专业人士的建议,而不仅仅只是丈夫或男医生,这样你才能同时获得男性和女性两种视角的反馈。 当然有些情况正好相反,即女性压抑情绪,而男性变得过度情绪化。这种情况不太多见,因为男女的自我调节程度并不一样——女性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允许程度要比男性更为宽松——不过幸运的是,现在正是改变的开始。

找到能够释放自己情绪的男性,而不是“成熟冷静”的男性。我要的是真实的人类,而不是机器人。

父母压抑情绪,会从孩子身上表露出来

跷跷板效应不仅发生在爱情中,也存在于家庭中。我们可以将其重新定义一下。父母压抑的情感,会从孩子身上表露出来。

孩子,甚至是婴儿,对于周围的情绪是相当敏感的,在被教导隐藏情绪之前,他们会自由展现自己的观察和反应,即便是最诚实的成人也做不到这一点。 父母往往认为他们应该在孩子面前隐藏自己的情绪或真相,以保护孩子。但我并不认同。即使压抑或隐瞒自己的情绪,孩子也总能感受到你的情绪。而面对复杂的信息,他们只会变得更加困惑:你跟他们说没什么问题,但他们感觉到你并不开心。结果是,孩子有可能认为你的愤怒、不快、忧伤和抑郁都是因他而起。

多水箱效应同样也会在家人之间发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回家吃顿晚餐,或只是在电话里跟父母或亲戚聊天也会感到不爽:你们都被环环相扣的水箱连接到了一起。如果有人压抑了情绪,那么他人就会将其表达出来。或者因为压力过大,连接管直接断裂,这样所有人都没了感觉。通常这种感觉就像是要么身处战场,要么身处墓地,无论怎样都不愉快。

我在和父母进行视频电话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难以控制情绪。难道我是在替我的父母表达他们压抑的情绪?

“不再爱了”并非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当两个人断开了彼此的情绪连接之后,就“不再爱了”。那么情绪连接为什么会断开呢?我们最后一次用情绪水箱的比喻来分析一下。想象一下两个人都压抑了自己的情绪,谁都没有表达出完整真实的感受。当两人都在“压抑”自己情绪的时候,所有的压力都会进入连接水管中,最终导致了破裂。

当情绪连接破裂之后,爱情中所有的魔力和激情都消失不见。你也许觉得你“爱”你的伴侣,但其实你已经“不在”爱情之中了。有些重要的东西不见了,那就是情绪连接中的参与感和连接强度感。 这时,如果伴侣愿意的话,依然可以“安逸”地生活下去。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已经再也感觉不到强烈的情绪紧张了。跷跷板效应已经影响不到他们了!但跟紧张一同逝去的,还有爱情、活力,以及爱情中的各种机会。

为什么争吵总是毫无结果

(1)你只是发泄愤怒和责怪的情绪,而没有将完整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很显然,鲍勃和苏珊对这一夜的变故有十分强烈的情绪。如果你看一下他们的对话,就会发现他们都只表达出了情感地图的第一层:愤怒和责备。他们陷入了愤怒的情绪中,永远达不到爱的层次!

(2)你对伴侣发泄的愤怒话语做出了反应,但你并没有真正聆听对方想传达的信息。鲍勃试图解释为什么他会迟到,而苏珊则想告诉鲍勃她等他等得多焦急。但两人都没有认真聆听,而只是做出反应,直到两人不断地侮辱对方。他们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被淹没在互相投掷的“情绪炸弹”之下了。

(3)你在利用吵架这个机会,将之前压抑的所有愤怒和怨恨都发泄到你的伴侣身上,你俩翻起了旧账,而不是解决目前的问题。鲍勃和苏珊刚开始就当晚的约会产生了争执,最后却以鲍勃的母亲和苏珊的父亲作为结束。这也就难怪他们解决不了冲突了。他们将这次争吵作为之前未解决的情绪紧张的发泄地,从而使得现在更不可能达成任何和解。

(4)你没有给自己机会展现完整真实的感受,因此你也没有将真正的信息表达给对方。鲍勃和苏珊太专注于互相发泄怒气,以至于两人根本没时间表达出完整真实的感受。就连他们自己也忘记了想要传达给对方的真正信息。

我们其实不是在争吵眼前的事情,我们只是在说:自己没有感到被爱。

在接下来的部分,你们会了解到鲍勃和苏珊真正想要向对方说的话,以及他们应该怎样通过“重复法”避免激烈的争吵。

重复法的原理

重复法可以用于你的伴侣、朋友或家人。这是一个绝佳的方式:

·表达出关于某事的完整、真实的感受

·了解伴侣(或其他人)真正想要告诉你的信息

·明确你真正的感受

·获得别人的理解

如果你发现自己与伴侣之间出现了紧张情绪:

·停止争吵

·轮流表达完整真实的感受

·轮流重复或效仿对方的话

重复法的依据原则如下:如果有人重复了你的情绪,则会化解情绪紧张,产生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其实所有人都经常实施这个原则:下雨时,你会因天气而烦躁,这时有人对你说:“天哪,外面的天气可真糟糕啊!”你会感觉好很多。那个人就是在重复你对天气的不快情绪,而听到别人附和你的抱怨,则会化解你的情绪紧张,也会在你们两人之间产生某种联系。 当你度过了辛苦、郁闷的一天之后回到家,跟你的伴侣说了一下,而他说道:“这太糟糕了。你肯定很不开心吧。你做了所有的工作,却没有得到任何表扬。”你的伴侣正在重复你的愤怒和沮丧。听了他的话,你的紧张情绪得到了稍微的缓解,并在你们之间产生了一种亲密的温暖感和联系。 当儿子摔倒,伤到了膝盖,哭着跑回家时,你会跟他说:“天哪,一定很痛对不对?我打赌从那个滑梯上掉下来肯定很可怕对不对?”你正在重复他的恐惧,而他会减少一点紧张的感觉,并对你产生更深的依恋。

对于为何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我们把本书中讨论过的几个相关理由总结一下。

(1)你的伴侣情感麻木或是封闭内心,他对任何人的爱都无法到达你想要的程度。

(2)你的伴侣情感麻木或是对你封闭内心,因为他压抑了各种情绪,心有怨恨,情感日渐损耗。

(3)你并不是对方的理想伴侣;你们之间无法真正相容;他无法给你足够的爱,因为他不够喜欢你。

(4)你也许很善于将伴侣的爱拒之门外。

(5)你的伴侣也许不知道如何表现他的爱。

如果你们的感情失败是由于没有得到想要的爱,这段感情是可以修复的。而成功的概率,则要靠感情中缺乏爱意的五大因素决定。 如果你感觉爱意缺乏是由于第一条原因(你的伴侣情感麻木或是封闭内心,他对任何人的爱都无法到达你想要的程度)或是第三条原因(你并不是对方的理想伴侣;他无法给你足够的爱,因为他不够喜欢你),那么我觉得你会很难获得你想要的爱。你这段感情是一个错误——该放手向前看,寻找一个更适合你的人了。

筛选而不是拯救。拯救自己是每个人自己的工作。

三十二岁之前,我经历过几次十分正式的感情,包括婚姻,才明白我真正要想的是什么样的男人,以及如何彼此相容。其实这一发现算是自我发现的衍生结果。随着不断的成长和变化,你本身和对理想伴侣的要求也会不断改变。 如果你没有好好审视真正的自我,很难发现自己对伴侣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和渴望。

无论你正在谈恋爱、恋爱刚结束,或是正在寻求爱情,都可以列一张相容清单,以使自己和伴侣之间的感情趋向和谐。如果你正处于一段感情平稳的爱情中,那么相容清单则会帮助你找到平时的问题所在,同时也能提醒你该对伴侣充满欣赏。如果你正决定结束一段感情,相容清单会帮助你弄清具体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你正在寻找新恋情,相容清单可以让你记得自己对伴侣的具体需求,同时也让你在寻觅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找个能安静独处的时间,列出你对伴侣品质方面的所有要求。确保包括以下内容:

个人兴趣(徒步旅行、艺术、养宠物、音乐)

基本信息(年龄,外形)

健康状况(锻炼,饮食选择,不良嗜好)

哲学和道德态度

教育背景

在艺术、娱乐、服饰等方面的品位

社交类型(外向型,内向型,奔放型,注重家庭型)

精神和宗教倾向

爱情类型(感情丰富、务实、浪漫、感情不外露)

职业与财务目标

在列表时尽量具体。若要保证全面,可以回忆之前各种感情冲突或问题的起因,即感情中所缺少的某些品质。

如果我们试图让遇见的人符合自己的想象,肯定会陷入麻烦,不如接受真正的他,如果感觉不幸福,那就继续寻找吧。 感情并不是康复中心。如果你与人相爱是为了“改变”对方,或是想把对方变成你理想中的样子,请马上停止!这样并不是爱人,而是想变成修理工。所有人都是一直在变的。关键在于:你的伴侣应该是自愿想达到你的清单要求,而且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千万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改变自己,也永远不要要求伴侣为了你而做出违心的改变。

活在爱中意味着:

·能从所有人身上看到爱,即使有时他们自己也没有发觉。

·能看透别人愤怒、受伤和恐惧的心墙,理解这些情绪的根源。

·帮助他人重新与心中的爱建立联系。

·有勇气成为爱的典范,始终努力直到抵达另外一个人的内心。

当你处于一段感情关系中时,你的快乐也会放大无数倍。整个世界会成为你爱意体现的镜子。生活会变成充满激情的冒险,在任何人心中、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寻找到爱。

在任何年龄段我都值得被爱,以及不要让恐惧占据自己的心。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