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想法就像在漂浮在空中的云,变化多端,每隔一阵子看它,就变了一个模样。
我夏季在实习的时候,想着的是进入艺术市场,互联网向中产阶级卖画。研究生第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我对经纪人工作感兴趣。到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的想法变成了国内外版权相关工作。现在是第二学期中途,我开始对心理咨询行业感兴趣。
我依然觉得两年前作出离开财务路线,选择文化路线是正确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大概都不能带给我想要的体验。我的确更深地被人文方向吸引。但是,离开了财务领域,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加简单,因为文化行业更加冗杂与包容多样性。在这新的行业,我应该如何定位我自己呢?
回顾起来,喜欢一个人呆着的习惯是从初中开始的,和侦探小说为伴的日日夜夜,不需要考虑人际关系。高中的时候,虽然我做到了左右逢源,但是也是那时候开始接触更加深刻的书籍和话题。本科的时候,我开始感受到自己变得更加内向,不想再在人际上消耗精力,反而转向了自我建设。研究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情绪和能量愈发敏感。我不害怕结识新的人,但是我会主动避开社交。
不知不觉,与人开会、与人聚餐都会让我感到非常负担。我对于一个人呆着的时间要求也愈发坚定。
如果想象自己的理想生活:
- 和宠物与花草呆在一起,有一个小花园,有一只狗一只猫
- 想去世界逛一逛的时候,就可以收拾行李走人
- 可以自立,有自己的品牌,而不是害怕被裁员
这么想的话,自由职业非常适合我。当今的科技发展也赋予了人们远程工作的可能性。
如果我选择了自由职业这条路,我需要牺牲的:
- 别人觉得你很光鲜,觉得你很厉害。
- 大公司的平台
- 国际化的大项目
如果我选择当一名心理咨询师,我的策略是:
艺术、剧场、音乐方向的随笔分享来塑造个人风格
一对一长期咨询来建立现金流
像欧文亚隆一样,利用来访者案例写心理学小说(20211002update 我发现这么做是违背咨询师伦理道德的,需要保护来访者隐私)
在正式独立之前,找到一份公司的工作支持自己的咨询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