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帖于2019年8月26日发布于(翻译)https://mp.weixin.qq.com/s/5xdMMhQYReqUj40Iy_GyKQ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举办的大型漫画展“The Citi exhibition Manga”将在今日落幕。关于为什么大英博物馆会选择在现在举办漫画展?该展的主策展人妮可・考里奇・罗斯曼尼尔(Nicole Coolidge Rousmaniere)和“东亚文化都市2019丰岛”项目的动漫部门商业主管山内康裕讨论了漫画展示与保存的意义,以及其未来的可能性。

展览现场 J.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以一册单行本为契机
山内康裕 我看了这个展览,觉得这个展从全局上将日本漫画的脉络梳理后用便于理解的方式展示出来的这一点非常棒。近10年日本国内虽然有“ONE PIECE展”和井上雄彦的“最后的漫画展”等大规模的动漫展,但主要还是以个展、粉丝活动、商业活动为中心,所以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日本漫画的全貌。
妮可・考里奇・罗斯曼尼尔 如果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的话,应该会以展示作品为主,大英博物馆则想要承担起让访客理解该文化的重大责任。为此本次的漫画展分为6个区,尤其是把漫画和文化、社会、粉丝联系起来的“第4区:漫画的力量(Power of Manga)”,很鲜明地展示了大英博物馆的切入风格。

左起:妮可・考里奇・罗斯曼尼尔和山内康裕
山内 首先我想了解一下,促使你在这个时间点举办大型漫画展的契机是什么呢?
罗斯曼尼尔 2008年的时候我在东京大学任职,前馆长尼尔・麦克格里格(Neil MacGregor)和我商量说“想要制作关于大英博物馆的漫画”。小学馆将我最欣赏的星野之宣介绍给我,并在杂志《Big Comic》连载的《宗像教授易考录》(小学馆)中加入了“大英博物馆的大冒险”篇。单行本在2011年出版,同年大英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单行本,在英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英文版出版前与作品相关的展览就已经很有人气了,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在大英博物馆内举办漫画展的机会。随后在2015年,介绍星野之宣、《明日之丈》(讲谈社)的千叶彻弥和《圣哥传》的中村光这3位不同时代的漫画家的展览“漫画Now:三个时代”在(大英博物馆)正门玄关处的“朝日新闻display”的小空间内举办,吸引了10万人前来参观。只是一个小展就吸引了这么多人的话,办成更大的漫画展也是有可能的,这就进一步推动了本次展览的准备。

大英博物馆正门
山内 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这样啊。这次的漫画展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尺寸上都规模上远超以往的展览。有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呢?
罗斯曼尼尔 新的尝试都是困难的,成为助力的是“三菱商事日本画廊”常设展里的漫画部分,以及2019-2020年间日本将举办的橄榄球世界杯和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展览就作为日英交流活动的先驱。也由于这样的背景,这个展览能够使用塞恩斯伯里展館(Sainsbury Exhibitions Gallery)的1100平方米的巨大空间。这也是首次在这个空间举办与日本相关的展览。
作为源头的漫画
山内 很多海外的漫画迷都是先接触动画和游戏,然后再开始涉猎漫画。是不是意味着漫画,或者说原画的展示是有一定门槛?访客们是带着怎样的期待前来的呢?
罗斯曼尼尔 的确大部分的访客是先接触动画和游戏,然后对漫画产生兴趣,尤其是最近有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看电子书而喜欢纸质书。比如鸟山明的原画,就感动了以孩子和年轻人为中心的很多观众。
山内 鸟山先生的原画稿即使在日本也很难见到,这可以说是一个很珍贵的机会了。即便是因动画和游戏结缘的观众,通过本次展览也能感受到漫画是其他形式的源头,凝聚着许多的心血。

展览现场 J.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罗斯曼尼尔 “源流(authenticity)”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之前我在东安格利亚大学教授日本语的时候,问课上的学生“为什么要学日语?”,有学生回答说“想要不需要字幕也能看漫画和动画”。能用原本的语言阅读是最理想的。“第五区:线的力量(Power of Line)”的河锅晓斋的全长17米的歌舞伎帷幕《新富座妖怪引幕》(1860)则是从早稻田大学坪内博士纪念演剧博物馆借出,作为漫画源头的代表作展示。

展览现场 J.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山内 说到大尺寸的话,在展览的最后展示的井上雄彦先生直接出版作品中的3张原画稿极具冲击力。以作品《Real》(集英社)为原型,比一般的漫画原稿要大上好几倍的大尺寸线稿画,现场还禁止摄影,所以即便对日本粉丝来说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罗斯曼尼尔 这真的非常酷。我个人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了深奥的精神性层面的存在。在委托井上老师时,创作原型交给他决定,同时我也问了能不能拍摄创作过程中的影像。于是,老师说如果让他自己拍而不是由摄影团队就可以,所以才拿到这份创作过程中的影像。这段影像也是本次展览的一个看点。另外,《黄金神威》(集英社)的主视觉图的构图和在过去的门绘中使用的构图相似,这实际上是野田悟在上面做了修改,制作了展览特别版。只要和之前的原画比较一下,就能看出来。野田老师说“因为这是早期的画”,所以加入了一些现在的画风。
山内 把《黄金神威》作为主视觉图也只有在大英博物馆才能看到。当然它作为作品,故事很有趣,也有阿依努族和战争内容,和美食与BL的元素,受众面很广。但是,如果在日本办展的话,《黄金神威》还没有达到能作为主视觉图展示的程度。
罗斯曼尼尔 当然在大英博物馆也不是策展人能独自决定主视觉图的。但是我觉得非《黄金神威》不可。它既有表现女性的内容,也是年轻漫画家的作品,还描绘了阿依努族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多样性。从结果看,我觉得这个主视觉图和展览整体搭配得很完美。

正门入口
当务之急是漫画的保存问题
山内 在世界知名的大英博物馆举办纵览日本漫画的展览对日本来说意义重大。一直以来,日本并没有把漫画视作艺术,而是将其视为文学的延伸。日本的漫画文化是由出版社作为主推手,艺术大学出身的编辑少之又少,从艺术的角度处理漫画的情况很少见。最初漫画作为文化和艺术被认可是在1990年代后期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中设立漫画部门的时候,随后2000年京都精华大学首次设立了漫画专业。原本被认为是流行的娱乐内容的漫画,现在影响力已遍及3个时代,成为了可以说是应当被传承下去的日本文化的一环。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去对制版用的漫画原稿的看法和保存状态各不相同,不珍视的情况很多。所以,以此次大英博物馆的展览为契机,反逼日本国内以艺术的视角审视漫画,没准能提高原画的保存和展示的机会。从这一点上,我很感恩这次机会。

展览现场 J.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罗斯曼尼尔 你这样说我感到很高兴。我也认为漫画的保存是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原画,线稿、分镜,甚至包括电子数据都需要纳入保护的范畴。
大英博物馆的4楼有伦勃朗和米开朗基罗等有名的画家的草稿和线稿的展示。草稿虽并不是完成了的作品,但是访客们却很开心地欣赏它们,因为可通过这些草稿来理解创作过程。从这角度来看,漫画的分镜和线稿也是一个道理。电脑作画的情况的话,虽然没有原画,但也有分镜和线稿。所以我认为这些资料的保存都很重要。
山内 大英博物馆对漫画和社会的关系的思考这一点上,我深有同感。我认为漫画的下一个阶段就是“可以用”。我担任商务负责人的“东亚文化都市2019丰岛”项目的动漫部门在区政府大楼举办了“‘这也是学习类漫画!’展~通过漫画学习的11个世界~”。“这也是学习类漫画!”以“将漫画活用到学习中”为主题,选出那些通过关注社会现实而得到新发现和新价值的作品。《黄金神威》就入选了其中。在之后的4年间,全国数百所图书馆都入库了这些漫画作品。
罗斯曼尼尔 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这次的漫画展的联动活动中也有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的项目。很多学生虽然不看书,但却会看漫画。换句话说,漫画作为了解书籍和文化的切入口很有效。

展览现场 J.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山内 我也有一次使用漫画书在小学课堂中授课的经历,那节课是关于道德的,即便国语不好的学生有了漫画书也能参加讨论。
“东亚文化都市2019丰岛”也举办了孩子们画漫画的工作坊,重点不是画出更好的画,而是通过画出自己以外的角色来训练孩子们的共情能力。漫画在阅读过程中会自己带入角色,所以能够把别人的心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考虑。与看动画比起来,看漫画更能够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痛点。漫画这种媒介里就有着这种学习方式的精髓。此外,漫画符号(拟音词)等的记号非常独特,其中可以加入感情。如何理解它则由读者自己决定,这样就可以整个地传递出感情。
罗斯曼尼尔 的确并不是单纯的符号呢。

展览现场 J.Fernandes.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山内 当前社会价值观多样化发展,不使用文字,而是用漫画符号这样拥有不单一意义的视觉表现方式会更有感染力。光凭借文字的话,很多东西不能传达出去。
罗斯曼尼尔 Instagram的影响力日益强大的原因也是其视觉表现力。而且,如果把画摆放在一起,也能体现出故事性。看Instagram的时候,也有种策展的感觉。山内 日本有很多的漫画画师,他们一边试错,一边产出大量作品,开拓了多样的表现形式。考虑到资源、历史,漫画语言的成熟度,漫画能够作为“共通语言”让社会变得更好,而日本有着这样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漫画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今后也会继续挑战下去。

左起:妮可・考里奇・罗斯曼尼尔和山内康裕
翻译=娄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