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帖》发布于2019年10月17日(翻译)https://mp.weixin.qq.com/s/EX3LUYbgkgCt_XgASV-APw
在致敬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艺术史上的艺术运动的同时,一边将社会、政治的信息融入自己的作品中的艾米莉・梅・史密斯(Emily Mae Smith),目前正在贝浩登东京举办日本首次个展(展期至11月9日)。我们与史密斯谈论了她作品的主题、主要形象“扫帚”的背后动机、转折点等她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

艾米莉・梅・史密斯。背后的作品为《GLEANER ODALISQUE》(2019)
寄托在“扫帚”上的想法
——在您的作品中多次出现扫帚。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是源自何处呢?
有一天早上,我从布鲁克林的家出发去上班的途中,瞥到了被扔在道路旁的扫帚。它的存在完美地表现了“被废弃”的概念,我突然想到扫帚这件物品在家庭中难道不是最经常被虐待的存在吗?
在这之后,我也时不时在道路旁见到扫帚,有被折断的样子、还有纤维像毛发一样散开的样子,慢慢地我好像从中看出了人形。就像是我本人被投射在扫帚上一样。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
是2013年的时候。当时我靠做艺术家助理和兼职工作维持生计。助理这份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但是却不会被外界看见,就像被废弃的扫帚一样。当时恰好和男朋友一起看了迪斯尼电影《幻想曲》(1940),觉得自己就像是电影中出现的扫帚一样。
《幻想曲》中扫帚成为体力劳动的象征,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这与我原本想画的东西产生了共鸣。

展览现场,《THE GLEANER AND ME》(2019)
——您所说的想画的东西,具体地说是怎样的世界呢?
具体是对西方艺术史上关于女性的描绘的质疑、围绕女性的种种表象,以及根植于女权主义的世界观。扫帚对我来说,是揉合了人物、客体、女性以及男性生殖器的描绘手法。西方绘画史中对女性的描绘,大多是快乐的或被当作幻想的对象,这体现了男性中心主义。我想要画与之不同的故事。
——您是否喜欢华特・迪士尼的作品呢?
不,一点也不(笑)。我想在这里郑重地表达我的反对意见,我对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历史很反感,与之完全没有共鸣。我的作品可以说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式的讽刺型反击。

展览现场
以金融危机为契机打开了所有的门
——在之前接受的采访中,您曾提到2013年既是您关注“扫帚”的开始,也是“明确了自己想要创作的艺术的转折期”?
是的,在谈论转折期之前,我要先提一下这之前经历的“受难期“。2006年,我在纽约的研究生院以绘画专业毕业,两年后就发生了金融危机。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大学毕业后的几年是”在商业画廊崭露头角“的事业发展黄金时期。但是因为金融危机,许多的画廊都关门了,或者无法签约新的艺术家。
——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是一段艰苦的时期呢。
我没有展出自己作品的机会,单凭助理和兼职工作连工作室的租金都支付不起,恶性循环到最后我失去了自己的创作空间。我觉得那时候是我“艺术家生涯的最低谷“。当时的男朋友建议我“要不要创作在客厅的桌子上就能画的小尺幅的作品?”

展览现场,《TEMPTATION ISLAND》(2019)
——在那之前都是创作大尺幅的作品吗?
当时我在大尺幅的画布上创作了比现在更加写实的风景画或者静物画。在大尺幅的画布上创作的话,感觉可以一边画一边实验新想法,但是小尺幅的画布的话,没有明确的目的和主题就很难开始。我的创作风格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追问自己的创作目的过程中,刚才提到的女权主义主题就逐渐诞生了么?
是的,通过自我诘问思考都变得简单起来,作品自身也变得更为极简。“我的作品反正也没有人在意。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我想表现什么都行!”曾经觉得所有的门都向我关闭了,那个瞬间反而觉得所有的门又为我打开了一样(笑)。在那之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减弱,我也很幸运地有越来越多的展览机会。

展览现场,《ELDORADO》(2019)
与社会整体息息相关的女权主义问题
——您曾提到自己是在2013年的时候开始萌发女权主义意识的。这个意识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出生在得克萨斯州的乡下,但父母从未因性别原因而约束过我,可以说是被自由开放地抚养长大。但是,在成人后反而感受到社会对于女性的区别对待。
另一方面,因刚才提到的金融危机的原因,人们的经济状况变差,其中损失最大的就是那些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不景气的纽约市里,我目睹了许多遭受性别和种族歧视的人们的艰辛。
因不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内心的女权主义的意识萌芽了。我认为女权主义与其说这是女性的问题,还不如说这是和人类相关的,社会整体的问题。经历了那段时光后,我才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近年的#MeToo运动,以及关于性别的讨论有没有成为您绘画主题的推力呢?
的确是这样。在以前讨论女权主义的时候,会被认为不够酷。但是,在讨论酷不酷的问题之前,难道不应该让那些社会里曾被压抑的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么?
在之前,男女平等问题、贫富差距和种族歧视等议题是被分开讨论的,但是现在会把它们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综合问题在一起讨论。在这个前提下展开的讨论非常有趣,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之后请务必告诉我在日本掀起的女权主义运动的情况。

艾米莉・梅・史密斯。左起:《TEMPTATION ISLAND》(2019)、《THE GLEANER AND ME》(2019)
翻译=娄依伦
Profile
Emily Mae Smith1979年出生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从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毕业后,入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她一边致敬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艺术史上的艺术运动们,一边将社会、政治的信息融入自己的作品。当前以纽约为据点进行活动。
艾米莉・梅・史密斯 “Avalon”
展期:2019年8月28日~11月9日
会场:贝浩登东京
地址:东京都港区六本木6-6-9 Piramide Building 1F
电话:03-6721-0687
开放时间:11:00~19:00
休廊日:周日、周一、公共假日